close

江南蘇州園林,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,為前往江南之遊客必遊之景點。其中在紹興之沈園,為陸游與唐琬藕斷絲連之地,該地園壁有其二人所題之詩詞數首,其中以釵頭鳳,道盡其二人淒婉的愛情故事,寫得纏綿悱惻,悽愴感人,成為千古絕唱。筆者多年前於杭州遊覽西湖之後,曾詢問當地導遊可否安排前往沈園參觀,惟為導遊以時間不足予以婉拒,應為旅遊美中不足之憾事。如今只能神遊,感受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與其表妹唐琬之愛情故事。

沈園位於紹興市魯迅紀念館東南角,距離杭州市約有六十餘公里,建於南宋,距今約有八百多年之歷史,為江南著名園林之一。陸游之母舅唐誠有一女兒即唐琬,陸游與表妹唐琬均擅長詩詞,陸家以一只精美的家傳鳳釵作為信物,訂下唐家這門親上加親之姻緣,當時陸游才二十歲。其二人從此儷影成雙,沈醉於魚水之歡。陸游之母唐氏惟恐陸游無心致力於功名,復因唐琬未生育,陸母逐漸對唐琬反感。某日陸母來到郊外無量庵,聽信庵中尼姑卜卦之言,強令陸游將唐琬休棄,陸游雖心中悲痛,迫於母命難違,只得將唐琬送歸娘家,其二人相處之美好時光約僅有二年。陸母為斬斷其二人之情絲,為陸游另娶一位溫順的王氏,唐琬則另改嫁趙士程。趙士程係皇家後裔,寬厚重情。

陸游對於唐琬思念之情,並未隨時間而淡薄,為緬懷昔日情愛,仍經常回到其二人曾經同遊之沈園。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(公元一一五五年),唐琬與趙士程亦到沈園,與陸游不期而遇,唐琬徵得趙士程同意,送酒餚給陸游,更使陸游感慨萬端,滿腔幽怨之情油然而生,乃在園壁上題了一首「釵頭鳳」:

紅酥手,黃藤酒,滿城春色宮牆柳。

東風惡,歡情薄,一懷愁緒,幾年離索。

錯!錯!錯!

春如舊,人空瘦,淚痕紅浥鮫綃透。

桃花落,閒池閣,山盟雖在,錦書難託。

莫!莫!莫!

第二年,唐琬再來沈園,發現陸游之題詞,憶起與陸游往日相愛情景,將心中哀怨化為詞句,亦在園壁和了一首詞,亦為「釵頭鳳」,情意淒絕。不久之後,唐琬即抑鬱而死。

世情薄,人情惡,雨送黃昏花易落。

曉風乾,淚痕殘,欲箋心事,獨語斜欄。

難!難!難!

人成各,今非昨,病魂常似鞦韆索。

角聲寒,夜闌珊,怕人尋問,咽淚裝歡。

瞞!瞞!瞞!

此後陸游仕途得意,做到寶華閣侍制。南宋寧宗慶元五年(公元一一九九年),陸游在七十五歲時,告老還鄉,此時唐琬已逝世四十四年。陸游再回沈園,雖已至垂暮之年,對唐琬始終不能忘情,睹物思人,觸景生情,又在沈園作了兩首詩「沈園懷舊」,以追悼其至愛的唐琬:

城上斜陽畫角哀,沈園非復舊池台;

傷心橋下春波綠,曾是驚鴻照影來。

夢斷香消四十年,沈園柳老不吹綿;

此生行作稽山土,猶弔遺蹤一泫然。

風燭殘年之陸游雖然未能再親至沈園懷舊,仍再作了兩首詩「夢遊沈園」:

其一:路近城南已怕行,沈家園裡更傷情;

香穿客袖梅花在,綠蘸寺橋春水生。

其二:城南小陌又逢春,只見梅花不見人;

玉骨久沈泉下土,墨痕猶鎖壁間塵。

陸游八十五歲那年春天,又前往沈園,寫下最後一首「沈園情詩」,此後不久,陸游溘然長逝(公元一二○九年):

沈家園裡花如錦,半是當年識放翁;

也信美人終作土,不堪幽夢太匆匆。

後人不忍陸游與唐琬長久分離,乃將其二人所作之兩首釵頭鳳,共書一壁,同刻於一石,字裡行間雖然接近,但其二人相隔豈只是千山萬水。八百年來,陸游與唐琬淒美的愛情悲劇,憾動無數後人的心弦,驅使後人前往沈園緬懷其二人堅貞的愛情,沈醉在釵頭鳳的吟唱中。到了江南,別忘了沈園;蘇州評彈宴中,記得點唱釵頭鳳。 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林國明 的頭像
    林國明

    林國明律師的部落格

    林國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